媒体报道 首页 > 媒体报道

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重温《上海公报》精神,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发布时间:2017-03-01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17年3月1日  
  2月28日下午,纪念《上海公报》发表4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研讨会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主办,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上海公共外交协会和文汇报社协办。  
  研讨会深入探讨了新形势下中美关系的发展情况,与会的外交领域专家学者分别从战略和政策、地区安全架构、地区经济合作、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这四个方面展开,强调要始终坚持《上海公报》原则,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洁勉主持会议。他说,《上海公报》发表45年来,地缘政治和战略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当年的中、苏、美战略大三角演变为现在的多层次战略设计和战略博弈;逐渐从地缘政治角力向地缘经济博弈转变;而地缘政治与经济的叠加效应又形成了新的全球战略态势。  
  重温当年《上海公报》精神,合作是关键词。中美关系虽然历经风风雨雨,但取得的发展为两国人民谋得了福利,也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只要始终坚持《上海公报》等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中美关系就能够取得新的发展。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外交领域的专家学者与研究机构要积极成为历史的参与者,为推动两国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一、战略和政策与中美关系  
  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心伯、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仇华飞、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所长叶青表示:
  虽然美国新总统的全球战略,目前还只有思路和早期动作,但已经显现了和历任总统的不同:着眼于增强美国国家实力而非影响力,这是最大的不同和主要特点。在经济方面,主要有两个抓手:以政促经,用政治和安全手段来促进经济利益;通过反全球化和自由化来防止损害美国经济利益。  
  当前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总体淡化意识形态色彩和地缘政治竞争,同时谋求外交中经贸利益最大化,其对华政策还在形成中,经贸应是其对华政策的重点。可以说,中美关系形势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接下来如果高层互动能顺利展开,团队对接,以及双边互动机制恢复或以新的方式展开,这对中美关系的平稳过渡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上海公报》提到,“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岸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在这个问题上,特朗普的对华政策是随着美国国内政治权力的转变而转变的。就任后,特朗普已经明确表态,他充分理解美国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的高度重要性,美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也表示,美国没有改变一个中国政策的计划。从整个历史过程看,一个中国没有改变过,未来也不会改变。
  二、地区安全架构与中美关系 
  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夏立平、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石源华、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海洋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金永明、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大国战略研究室研究员胡志勇、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研究员蔡鹏鸿表示:
  美国新政府的亚太战略已经初步显现,总体来说,虽不会沿用“亚太再平衡战略”,但在相当程度上仍会继承奥巴马亚太再平衡的许多重要内容,可能更注重从地缘经济角度看待国际关系。在地区安全方面,要特别关注以美国为核心的轴辅联盟体系,防止形成大月牙形同盟,警惕以美国为主导的多边海权军事联盟的形成等。对朝政策方面,硬着陆可能性小,但危险性有所上升,紧张局面可能长期维持。
  在《上海公报》发表45周年之际,如何依据其规范的原则和精神,缓和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的海洋争议尤其是南海争议,对于维护和发展中美关系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换言之,海洋争议尤其是南海争议对于中美关系的发展进程具有关联性。所以,如何稳妥地构筑和处理中美两国之间针对南海争议的管控和协调措施就特别重要。对于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的海洋争议,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加强沟通,严格履行有关备忘录和后续附加议定书所规范的内容,消弭海洋争议并防止其影响中美关系。 
  在亚太安全架构方面,要按照“积极谋划,有所作为”的精神,仔细谋划中国如何发挥引领性作用,塑造亚太地区安全。
  三、地区经济合作与中美关系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乔伊德、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陈友骏表示:  
  任何国际经济问题背后总有政治因素。二战后,美国经济战略是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布局,和外交安全领域一样,都是以美国为主导,规则为基础的开放体系。  
  特朗普上台后,经贸关系特别是在汇率、贸易、投资三个领域可能成为中美的摩擦点,到底是中美关系的引爆点还是发展的新起点,是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总的来说,中美要想办法把摩擦变成新的起点,我们的具体原则应是以静制动、后发制人;以柔克刚、广结良缘;以内促外、以外促内。  
  45年前《上海公报》的核心精神就是包容双赢,也是中国对外政策的重点,希望中美经贸推动中美关系走上发展的新起点。
  从两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美经贸关系对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对各自经济的重要性:  
  2006年,美国对华贸易占了美国总GDP的2.46%,到2016年,占3.23%;同一时期,美国对华贸易占美国GDP中出口的比重,从0.39%上升到了0.63%,占进口的比重从2.08%上升到了2.60%。  
  中国对美贸易占中国GDP的比重,则从2006年的 8.91%下降到了2016年的4.61%,下降了4个多百分点,同期中国对美贸易占中国出口的比重从6.86%下降到了3.42%,占进口的比重从2007年的2.05%下降到2016年的1.19%  这两组数据说明,从未来趋势看,中国对美国的需求保持了稳定下降趋势,而美国对中国的经贸需求则呈微小但稳定的上升趋势。  
  这45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美经贸关系的相互依存中,不对称性确实存在,但中国对美国的潜在影响、未来能提供的预期利益将非常大。  
  当前,中美经贸存在三大竞争:一是产业竞争,美国强调制造业回流,中国则面临制造业升级,在中高端制造业领域存在大量博弈;二是资金(投资)竞争,中美都需要从外部引进投资,这方面的竞争非常明显;三是理念竞争,中国倡议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美国如今却大谈贸易保护。在经济领域的这三大竞争是长期存在的。  
  从中长期看,中美经贸也有三大合作: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无论从双边的融资渠道还是全球融资渠道,中美在基础设施上有许多合作的空间;二是能源问题,美国新政府推崇发展传统能源,而中国还需要大量能源进口,其中蕴含着数以百亿计,甚至千亿计的合作机会;三是融资需求,能从中找到中美经贸合作的融资合作点。
  四、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台港澳所所长邵育群、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严安林、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吴寄南、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研究员蔡鹏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童立群、上海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道书明等表示:  
  特朗普对华政策还在形成中,对台海政策也尚未完全成型,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美国对台政策主要有三个决定因素:美国国家利益、中美关系既有基础和大陆在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及坚持。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的敏感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将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要求美方按照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确定的原则,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妥善处理有关问题。  
  45年前《上海公报》的发表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海外交与国际关系领域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要进一步加强与美方智库研究者的交流与沟通,对中美关系的中长期发展多作战略思考,提供政策建议与思考,通过对话扩大共识,为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关闭
会员登录
关闭
欢迎加入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网站会员(带 *为必填项)
真实姓名
*邮箱
*密码
*确认密码
*从事职业
*所在地区
*就职/就读单位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注册
已有账号,
关闭
忘记密码
*邮箱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密码
*确认密码
修改密码
已有账号,